东兴证券2024上半年投资业绩大幅增长个人融资炒股,实现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亿元到6.3亿元,同比增长51.47%到80.05%。
(原标题:从34.6%到5.7%,万亿城商行的"攻守道")
息差收窄、竞争加剧、风险暴露,过往追求规模、速度的顺周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如何穿越寒冬,成为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必答题。
2021年,站在总资产突破万亿的关键当口,厦门国际银行抵住规模“诱惑”,主动采取防御性策略,聚焦改革转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在此之前,该行已连续十年保持快速扩张态势,2010—2019年期间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速达34.6%。而2021—2023年,这项增速显著降至5.7%。
这并非“掉头”,而是主动收拳。
三年来,该行坚定深耕本地、服务实体,聚焦周期变化、聚焦产业转型需求重构资产负债表,并围绕“华侨金融+跨境金融”“产业金融+五篇大文章”打出“后手直拳”,持续塑造差异化发展优势。
蛰伏以精耕,蝶变方新生。
截至2023年末,厦门国际银行资产规模约1.12万亿元。在加速存量风险出清与减费让利的基础上,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净利润9.7亿元,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2021年以来新户不良贷款率为0.56%。
收拳:主动放慢增长步伐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从追求规模增长到追求内涵式发展,既源于对宏观环境的准确判断,更需要对自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有清晰认知。
作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创造了多项先例,最早引进楼花按揭,率先在境内开办打包放款、联合贷款、离岸业务等产品与服务……
由于自身局限性、外部制度环境等多重原因,该行并未充分享受到银行业“黄金十年”的诸多红利。2013年改制为中资城商行后,厦门国际银行加速追赶,资产规模每年至少站上一个千亿新台阶。
恰逢国内经济降速换挡,延续高速扩张势必给长期经营带来更大挑战,厦门国际银行选择主动放慢规模增长步伐,融入发展新格局:2021—2023年,该行资产规模年均增速显著降至个位数。
厦门国际银行制定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亦明确,要坚持回归本源,因地制宜规划区域特色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战略格局。
收拳的结果是,该行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业务结构显著优化。截至2023年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约1.12万亿元,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提升至56.2%。
其中,该行对公信贷投放聚焦重点,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均大幅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业务集中度稳中有降,去年末仅不到7%,显著优于其他万亿级银行。
同时,该行实施大零售发展战略,三年内零售存款占比翻番,去年末零售AUM(管理客户资产)、零售存款余额均站上千亿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培育一批相伴成长的客户群,是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三年,该行客户基础不断夯实,零售客户数年均复合增速接近50%,价值客户占比及贡献度有效提升。
厦门国际银行表示,2024年将坚持推进资产负债最优结构转型转轨,通过优化存款结构、控制负债久期、降低低收益资产占比、拓宽中收来源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蓄势:改革转型提升动能
收拳亦是蓄势,蓄势于根节空间,目的是激发深层活力,联通内络。于商业银行经营,也是如此。
在厦门国际银行“五五规划”中,“智慧引领”被列为四大战略方针之首。围绕“未来五年打造科技最领先城商行”目标,近年该行全方位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通过创新敏捷开放组织机制、深化四大智慧体系建设、耕耘金融科技六大特色数字生态、夯实智慧转型八大关键技术支撑等举措,该行平台技术能力已处于中小银行领先水平。
此外,厦门国际银行发起成立“北辰山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助力行业金融科技转型转轨,并设立科技公司——集友科技创新(深圳)有限公司,赋能集团全面转型。
2021年以来,该行科技投入在营收中占比逐年提升,其中近两年占比持续超过5%,投入规模、科技人员占比在城商行中均处于前列,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科技保障。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以体制改革促进战略落地,以机制改革激发组织活力。过去一年,该行推进“统合协同”,取得重大进展:
一方面,该行深化集团并表管理模式改革,压缩管理层级,加强附属机构公司治理建设,并加快推进厦门国际投资港股上市工作,并表管理力度更加强化;
另一方面,该行成立“福建管理部”,将7家省内分行统一调整为总行直管,做强“福建大本营”;推进新旧职务等级转换结果落地实施,推进管理人员轮岗“活水计划”,调动全员积极性。
蓄势还在于摸清家底,出清风险才能“轻装上阵”。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持续严格资产分类,并在充分暴露的基础上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及潜在风险防范化解力度。
年报显示,该行整体新投放贷款质量控制较好。此外,该行去年全年拨备支出为近十年最高,全年完成增资扩股10.94亿元、发行二级资本债120亿元,风险缓冲垫显著增厚。
发力:坚持特色擦亮名片
“蓄而后发”,蓄势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科技实力持续增厚、存量风险加快出清的基础上,厦门国际银行经营底盘逐步夯实。同时,该行突出本地化经营、特色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福建省省属金融机构,过去一年,该行坚持深耕本地、服务实体,全力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内循环。
据统计,2023年,厦门国际银行在五大金融领域的贷款净投放规模在该行各类贷款净投放规模占比超过85%。
其中,该行连续三年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净增幅度在25%以上,去年绿色金融总额增幅接近60%,小微企业贷款在企业类贷款中占比连续提升至64%以上。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推动交易银行向产业金融升级,去年全行产业专业化方向投放敞口贷款640亿元,其中,新能源和数字制造两大产业专业化领域投放占比超50%。
此外,作为目前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唯一同时具有法人银行机构的城商行,“国际化”是厦门国际银行的底色。依托国际化布局,该行不断加强粤港澳三地机构业务联动,畅通外循环。
其中,通过打通“赴港+赴澳+赴自贸区”融资三通道,去年厦门国际银行、澳门国际银行、集友银行联动债券业务合作规模突破186亿元,同比增幅近10%;联动银团贷款全年发放规模达到57亿元,同比增长超20%。
秉持与生俱来的华侨金融基因,厦门国际银行还在“五五规划”中提出,将勇当华侨金融服务主力军作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之一,致力于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据了解,近年来,该行在总分行及附属机构成立华侨金融部门,推动分支机构设立华侨支行或华侨金融特色专营团队,并发布银行业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后更新发布华侨金融服务规范。
截至去年末,厦门国际银行集团华侨金融业务量已超1300亿元,华侨金融客户数超8万户。
责编:王璐璐
校对:高源个人融资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