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方面,2023年PCB需求不振、库存过剩,价格有所下滑,行业内各厂商业绩承压。受益于下游人工智能、消费电子、服务器等领域需求逐步复苏,PCB相关厂商2024年一季度营收及利润已逐步回暖。供给端,2024年2月以来,原铜价格持续步入上行区间,创历史新高。主要玻纤厂商陆续发布涨价函,调价范围大、品类全。受以上因素影响,覆铜板龙头厂商亦在2024年二季度相继调涨覆铜板价格。
5月23日,“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建立优质企业培育体系 激活资本市场源头活水
5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他说,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政策标准协同对接,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通畅的一体化政策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
“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数字金融提供技术支撑,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环境。”高东升说。
高东升还说,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规律,根据企业所处领域、类型、阶段和发展周期不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资源,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金融资本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建立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把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接下来,要发展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企业供给,激活资本市场源头活水。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不断支持。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深化产融合作,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支持制造业加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9.9万亿元,占GDP的31.7%,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截至2023年末,规上工业企业近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A股制造业企业占比达到67%,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证监会周小舟: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
5月23日,中国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将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加强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向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周小舟说,证监会将抓紧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具体而言,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股债期市场协同效应,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落实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16项措施,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企业股债融资。进一步促进畅通私募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积极发挥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挖掘、培育、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的独特作用。
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周小舟说,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金融创新。他表示,证监会将坚守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三公”秩序,稳妥防范化解风险,共同营造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周小舟还提及,证监会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宗旨,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功能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
一是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落实新“国九条”任务部署,配套出台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修订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进一步提高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要求。
二是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近年来,资本市场设立科创板、北交所,改革创业板,持续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服务功能。
“科技型企业成为新上市企业的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市值占比大幅提升,目前已超过40%。”周小舟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作用日益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推动科技企业高效整合资源。周小舟说,证监会丰富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出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完善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
据周小舟介绍,2023年,沪深交易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共披露并购重组交易1100多单,交易金额超3600亿元。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丰富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激励工具,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灵活运用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是加强私募创投、公司债券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他表示,证监会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完善私募基金管理制度,鼓励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科技”。
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项目约10万个,在投本金约4.3万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科创债券约7000亿元。
北京证券交易所隋强:既支持优质的新兴企业健康成长 也支持优质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北交所是新设市场,更要主动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支持相关企业上市和加快发展,体现交易所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5月23日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北交所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条件、有基础。
隋强表示,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资本市场平台,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并找准新质生产力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点。
在隋强看来,新质生产力具备战略引领力强、成长性高、竞争优势显著等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也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更好地推动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能够解决资金供给、价格发现和人才激励机制问题,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聚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推动北交所在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隋强表示,北交所将进一步优化基础制度,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应性。围绕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创新性评价标准,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基础制度安排,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既支持优质的新兴企业健康成长,也支持优质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北交所将着力提升市场活力韧性,增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和服务力。积极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推出ETF产品,持续推动做市商扩容;下大力气解决中介机构展业收益成本不匹配、投研机构研究供给不足、投资机构参与不够等关键问题,持续改善市场生态,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
此外股票配资平台公司,北交所还将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继续加强政策协同,落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的全面对接,精准对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上市需求。引导各方贯彻普惠金融理念,促进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相融合,构建一套更为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完善“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